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关注

【HVAC】2018年全国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暖通学术年会圆满举行(上)

发布:时间:2018/11/05[字体:]

       2018年全国铁路与城轨暖通学术年会于2018年11月1—2日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能源应用分会轨道交通工作部主办,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与《暖通空调》杂志社承办。来自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暖通专业的相关领导、专家、全国从事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各大设计院、参与科研的各高等院校、知名企业以及行业主管领导等共计330余人参加。

1.png

合影

       本届年会的宗旨是“创新是中国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暖通行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大会结合中国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与长远目标,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形势和政策,紧密围绕大会宗旨,探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暖通空调、热能动力的发展方向;展望行业发展前景;交流专业前沿技术;分享先进设计理念及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应用成果。为大家呈现了一届“创新技术引领、推动行业发展、交流互动、增进友谊”的行业学术盛会。

2.png

2018年全国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暖通学术年会开幕式

       首先,开幕式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院郭旭晖总工主持。随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副会长、轨道交通工作部主任朱建章致开幕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书记、副院长李国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会长罗继杰等领导出席大会并致辞,预祝本届大会圆满举行。

3.png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会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罗继杰

       大会伊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会长、全国勘察设计大师罗继杰发表了《电供暖技术应用与研究》的精彩报告。介绍了电供暖的特点、分类,及新型电供暖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进展。其中“液体能量加热器”是应用空化技术研发的一种新型节能环保供热产品,其性能指标优于传统供热产品,具备效率高、体积小、噪声低、维保简单、智能优化等特点。在研发过程中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要解决动力装置的稳定高效。二是要合理设计空化装置。罗大师表示,对传统的产业发展与进步要有新的认识,跨界发展、融合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前瞻的目标、时代的气息去观察、去审视、去发展。集各类技术、材料的优势,汇暖通行业需要为大成,让各个领域的先进技术能为暖通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4.png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副会长、

轨道交通工作部主任朱建章总工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副会长、轨道交通工作部主任朱建章总工作题为《轨道交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报告。报告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节能原理,典型中小站房及地铁公共区采用风冷直膨机组,可以有效的节约能耗。轨道交通空调系统中除了主机的节能措施之外,在输送中能耗的节能潜力更大,水系统有大温差节能措施,而同样热量,风输送能耗更大,控制全空气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能耗,分散就地送风能够大大节约风输送过程中的能耗。最后,他在报告中抛砖引玉,提出地铁通风空调的几个话题,取消轨行区排热系统、蒸发冷地下安装、开闭式转换站门及适用节能系统形式都值得大家关注探讨。

5.png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书记、副院长李国庆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书记、副院长李国庆作题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应用》报告。李书记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基本发展情况、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建设标准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在国外的应用情况和现存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分享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标准国际化的经验,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参与国际标准化的工作情况作了汇报;具体提出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标准国际化的对策及建议。

6.png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郑晋丽总工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郑晋丽总工以提问方式引出 《关于地铁隧道车辆火灾安全措施探讨》的论题,通过介绍区间列车火灾烟气迁移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分析区间隧道烟气控制和疏散策略,对铁路、隧道的区间火灾技术条件进行了技术对比、对标,给出了区间推荐的火灾安全策略,以及需要研究的问题。

7.png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田利伟高工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田利伟高工作《基于建筑节能和舒适性的中型铁路站房平面布局初探》报告。以中型站房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公共区平面方案研究,提出节能舒适的公共区平面布局。针对优化的公共区平面布局,建立站房三维数值模型和冷热负荷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公共区平面布局下的候车室气流组织分布和全年能耗情况,给出优化的公共区平面布局节能潜力。

8.png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孟鑫所总工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孟鑫所总工针对传统地铁高大空间通风系统的构成及存在问题,通过介绍纵向通风系统优势,并将其与传统通风系统全生命周期技术经济分析进行对比,结合北京某高铁车站地下车库纵向通风系统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得出纵向通风系统适宜在地面、高架车站站台层应用的方案。

9.png

京工业大学潘嵩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潘嵩教授提出《基于调查实测的北京地铁车站热舒适研究》。地铁作为当代大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市民核心通勤工具,其中存在的热舒适问题亟需关注,但目前关于地铁热舒适的研究较少。针对北京某两个地铁站及之间其往来车辆的热环境情况及乘客热舒适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从热环境及热感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北京地铁的夏季热环境情况,分析了乘客乘车过程中的热感觉变化,计算了乘客乘车过程经历各区域的相对热w指标RWI,并对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地铁热舒适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

10.png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马江燕高工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马江燕高工作《轨道交通高大厂房采暖实测与分析》报告。他以严寒、寒冷地区轨道交通领域高大厂房为测试对象,选取典型日对采暖系统供回水温度、室内温度进行连续测试,结果表明:在实际运行中,有列车进出的高大厂房,冷风渗透及侵入负荷约占总运行负荷的50%以上,成为主要的负荷来源;并对风幕的阻风效果,降低室内温度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提高围护结构气密性,加强运行管理,采取措施降低室内温度梯度是实现采暖节能的主要手段。

11.png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刘伊江总工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刘伊江总工作《关于地铁车站防排烟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报告。讨论防火阀连锁关停排烟风机、排烟支管上防火阀的设置、消防设备接入IBP盘方式、小系统模式在IBP盘上的设置等问题,指出民建与地铁防排烟系统的具体区别。他强调,地铁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民用建筑中一些好的做法在地铁工程设计中应该借鉴,但部分场合下则不宜把民用建筑的设计方案本身直接生搬硬套到地铁工程设计中,而是应该“究其所以然”,将其原则或相关规范条文编制时的本意与地铁工程的特点相结合。切不可把规范条文教条化,僵化地照搬民建的做法。

12.png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罗辉所长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罗辉所长作《隧道环境测试结果初步分析》报告,通过借助广州地铁隧道环境监测平台,对广州地铁隧道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得出车站隧道排热系统优化建议方案。如取消轨底排热系统;轨排系统的排热风机,可根据隧道温度、行车对数变频运行,以降低轨排系统的运行能耗,但要综合考虑排热风机能否承受频繁的启停;轨排系统的排热风机,可根据列车进出站情况切换运行;考量车站的轨顶和轨底分别设置排风机和送风机,通过在轨底送风、轨顶排风的方式,排除隧道内的热量。

13.png

总工与企业交流会

       11月1日晚举行的专家论坛交流会是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委员会委员与大会支持企业之间的交流对话,重点交流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与现存的突出问题。委员们分别给予细致耐心地解答,企业代表们意犹未尽,均表示受益匪浅,解决很多实践中遇到的技术疑点与难点,对今后的研发生产很有启发。

14.png

大会支持单位logo墙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EpZQUNRkfx4Y9KwgO76UQ